《影视产业研究》创刊仪式暨2024中国影视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安博电竞最新地址    发布时间:2024-11-15 09:06:08

  10月11日,《影视产业研究》创刊仪式暨2024中国影视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影协、中国视协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全国影视产业研究机构、专业机构、影视期刊的知名专家、行业精英、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见证《影视产业研究》刊物出版,围绕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前沿趋势,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期刊出版与学术研究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

  《影视产业研究》以中国影视产业学术构建为主题,由北京电影学院和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宁夏黄河期刊传媒有限公司出版。该刊为季刊,刊物秉持共商影视产业学术重业、共建影视产业学术平台、共享影视产业学术成果的宗旨,设置政策解读、产业观察、人物访谈、中青年学者论坛、市场数据等栏目,旨在围绕影视产业理论前沿、产业热点、产业史学、产业政策、产业理论批评等学术栏目,全方位汇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而创建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学术体系。

  《影视产业研究》是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活动中,北京电影学院、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关领导分别致辞,表达了对《影视产业研究》创刊的热烈祝贺和殷切期望。

  图为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影视产业研究》编委会主任钱军致辞(主办方供图)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影视产业研究》编委会主任钱军认为影视产业当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质量提升、技术迭代、媒介融合等重大挑战。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影视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表达了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服务影视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影视产业研究》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和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的共同愿景。期待以《影视产业研究》的创立为契机,打造理论研究新高地,塑造科教融合新品牌,搭建产业赋能新平台。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总编辑薛文斌在致辞中表示,《影视产业研究》既是校企合作共建学术高地、创新学术体系、迭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电影学院自觉担负使命任务,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举措。他从刊物的权威性、创造性、发展性、延展性等方面阐述了刊物创办的重要意义。薛文斌表示,未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将通过期刊出版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和实践探索,与北京电影学院一道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学术检验的专业领域头部刊物,共同为创建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学术理论体系、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目前,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已在北京设立编辑部,集中力量为刊物的出版提供优质的编辑保障,努力使《影视产业研究》成为学术建设的高地、人才培育的摇篮。

  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电影产业的思考,并强调了《影视产业研究》杂志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阵地作用。他期待该杂志能成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的思想碰撞与交流。

  《影视产业研究》主编、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曼芳致辞

  《影视产业研究》主编、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曼芳从刊物创立的时代背景、创刊情况、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刊物做了详细介绍。吴曼芳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刊物的出版,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融合,从而推动政府、学界和业界沟通的良性循环。

  《影视产业研究》期刊编委会汇聚了国内影视学术领域的杰出学者,具备强大的学术实力,不仅得到了政府领导和各界同仁的全力支持,更是凝聚了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作为创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创刊仪式上分别为专家顾问、学术委员会成员、青年学术委员颁发了聘书。

  杂志创刊发布仪式环节由张丕民,童刚,张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一级巡视员董年初,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闫少非,薛文斌,钱军,尹力,于冬,吴曼芳,《影视产业研究》杂志主编、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杨立国共同上台启动发布仪式。

  《影视产业研究》创刊仪式活动当日,举办了2024中国影视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影视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国际合作等主题深入研讨交流。

  胡正荣,胡智锋,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高级编辑支菲娜,李伟,俞剑红,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杭,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委员会主任侯光明(由合作博士后白文硕代为发表演讲),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院长牧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饶曙光,魏鹏举,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藩分别围绕《加快构建智能大视听新生态》《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中国电影产业学的理论、实践与时代意义》《中国影视业发展及其研究支撑》《AI与电影的未来》《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浅析国产电影投资机遇》《中国影视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转型升级方向及融合路径》《2024电影市场数据观察》《共同体美学与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从经世的对策研究到电影理论自觉自强,电影产业研究的主逻辑蕴含了高水平发展的钥匙》等主题发表演讲。

  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AI视角电影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主题,嘉宾、主持人、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锐,与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后李乃乾,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北京电影学院王春水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薄一航副教授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围绕“互动共生:艺术创作与产业规律的互辨”主题,《影视产业研究》副主编黄立玮,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陈捷,《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郑阳,金杜律师事务所国际合伙人、AI产业负责人宋海燕,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副教授谢辛,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系主任江月英,浙江传媒学院影视制片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章霖轩展开热烈讨论。(记者 刘希尧 周雨涵)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解决能力超260万吨。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世界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当前,我国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有几率会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上一篇:“数字文化+”产业前景广阔 下一篇:规模超16万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活力强劲
推荐查看